07.03 / 2024
664
2024年6月22日到23日, 北京观舍西山
泉水潺潺、百鸟啼鸣,野草山花的气息环绕在空气中。深居都市的车耳营村与群山融为一体,这里不仅是戚继光战车营所在地,还是妙峰山古香道的起点。
拾阶而上,文運心塾坐落在这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村风景中,幽静而淳朴。一群心怀慈善济世的同学相聚于此,翻开经典,与往圣先贤隔空对话。
作为77779193永利EMP选修课,本次课程中,77779193永利客座教授、文運心塾创始人文運带领EMP同学从经典古籍中探寻公益慈善的智慧和经世致用之道,感受真实的生命成长。
,赞2
以下选编自EMP选修课·文運专访
我们不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益慈善理念和现代公益慈善观点,看成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,每个族群也有每个族群的传统,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,最终都是回归到这颗人心上。
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的公益慈善理念
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蕴藏着公益慈善的理念,而且能够分出层次,即感性、理性、觉性的公益慈善。
首先公益慈善要立足于人的冲动,离开人情感上的冲动,很难撬动公益慈善的资源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讲,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,人人皆有恻隐之心。每个人的心性里边都有善的一面,要把他的恻隐之心、把他善的一面、把他的同情之心唤醒。这种感觉是非常重要的,但它的局限在于难以持久。
因此在感性公益慈善境界的基础上,还要再上一层,叫理性的公益慈善。所谓理性的公益慈善归根究底,就是要在利他和利己之间建立清晰的理性联系。人之所以为人,是因为眼光更长远,利他最终会带来利己的结果。
孔子在注解《周易》的坤卦初爻时说,积善之家,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有余殃。一开始只是积一点小善,持续的做下去,久而久之等到善返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,就会是一个很大的回报,这就叫余庆,所谓余庆归根究底就是别人愿意帮助我们。
正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中所说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善,虽然小,但累积起来将来反馈回来可以是大。这就是一种利他最终将利己的理性论述。在《老子》里边讲反者道之动,我们善待别人,最后也会返回为别人善待我们,我们恶待别人,最后返回为别人恶待我们。
比老子更早的,《周易》里边有一个专门的复卦,复卦有一句话叫无往而不复,所有的事情出去最终都会返回来。所以我们如何对待别人,最终将会导致别人如何对待我们,这就是一个利他最终将利己的理性建构。
善恶因果是整个佛教伦理的基石,其实也是一个利他终将利己的理性公益慈善理念的建构。那么当有了理性公益慈善理念的建构之后,把利他和利己理性的联系起来,基于人人皆有利己的本能,慈善事业就更容易持续的走下去。
西方公益慈善理念的根本基于基督教,其本质上也是通过公益慈善的捐助,最终见证上帝的荣耀。最终因为爱上帝而去爱上帝的子民,因去帮助耶稣基督最小的兄弟,最终赢得自己上天堂的机会,这还是利他最终利己。
到这一层,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文化建构已经够了。但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点特别之处,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的世界观。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不认为世界是由神和人二分构成的,而认为一切天地人最终是天人合一,以道相通。
在道这个层面是自他一体、万物一体,包括所有的鬼神都是一体的。
基于这个理念,中国文化一直有自他一体的概念。比如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,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。孔子在《周易》乾卦九五爻的注解里边说,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,也就是人和天地日月是一体的意思。
至于佛教的话就更是这样,佛法里边讲菩萨是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同体大悲就是指自他一体,众生之苦就是我之苦,众生之乐就是我之乐。当真正有这样一个认知的时候,利他当下就是利己,利他与利己无别。
在第二重境界的时候,虽然会让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,但毕竟里边有一个理性的计算,要计算做公益慈善最终会带来几分利益,最终利己的时候回报究竟有多大,衡量久了就会累,累久之后也可能会坚持不住。
所以第二重理性的公益慈善境界还不是公益慈善的最高境界,因为他会累。但如果到了觉性的公益慈善,利他与利己混融一片就不存在累的问题。当然第三重境界是一个非常高远的境界,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讲,是开悟的圣人圣贤才能达到的境界。
虽然我们达不到,但是不妨碍心向往之,我们就不会像以前那么累。而且到了觉性的公益慈善境界,它已不是一个公益慈善的问题,最后获得的是整个生命的升华、整个人生的成就和圆满。
世界不是只有两种认知方式
很多人理解世界就两种认知方式,一种是感性,一种是理性,理性高于感性,其实不然。
借用一句禅宗的话来说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这段话是清远祖师所说,当时有人问他,你参禅这么多年,最后得到了什么?他就说参禅30年终于得了个休歇处,终于能够停下来休息一会儿,休息在什么地方呢?
就在这三句话上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什么意思呢?一开始的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的时候,只是一个感性的层面,我们刚才说感性的公益慈善境界,恻隐之心人皆有之,这人人都好理解,但我不知道它背后的道理是什么。
等到你再进入一个层次就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,到这时候其实就切入理性层面。但要说到理性的公益慈善境界,要切入进去才行。所以说理性本身就是比感性更深一层。
其实到这里并没有完,你到这里只深入了,并没有浅出。所以要到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,表面上看和第一重的感性境界好像是一样,但实际上背后不一样。
在中国文化里边不仅有感性有理性,还有理性之上回归到感性的面貌,这个回归,恰如《老子》里边讲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玄就是看不见,“看不见的看不见”的时候才有众妙之门。不但要深入还要浅出,等到浅出的时候,表面上看起来是浅的,好像和感性是一样的,其实它不但高于感性,也高于理性,是理性和感性之上的一个整体的、真正的理解,这才能有众妙之门。
所以说中国文化里边不但有感性的,也有理性的,实际上在感性和理性之上还有觉性,就是最后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的内容。